四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吃副食品啦!
這篇分享,希望能與你一起開始快樂的副食品之旅~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目錄
PART 5 |出門外食時寶寶吃什麼呢?外食族如何準備副食品?
PART 1 |為什麼要開始吃副食品?是直接取代奶了嗎?
在寶寶一歲前,營養主要來源都還是母奶或配方奶
那為什麼要副食品呢?
副食品能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練習吞嚥和肌肉發展、品嚐食物風味與質地口感
黃金時期是四個月到九個月,只要寶寶開始表現出對食物的興趣,就可以開始了
小豬寶從3M24D開始嘗試副食品,其實算有點偷跑
(因為寶寶舌頭的嘔吐反射差不多在四個月才會消失,所以Sunny老師其實有特別提不要早於四個月開始)
媽媽我戰戰兢兢地迎接這個讓寶寶熟悉「食物」及積極試敏的階段!
以前都以為由奶水->流質食物->固體食物是個順其自然的進程、寶寶自然而然就會
直到實際進入副食品階段才發現,原來這過程還是需要訓練的!
因為奶水的吸吮吞嚥方式和濃稠流質及固體食物不同
所以寶寶一開始吃流質食物時還不習慣,當餵進嘴中時,舌頭會一吞一吐把食物吐出口中
慢慢才會閉上嘴唇吞嚥進去,媽媽需要有耐心、以及一次次鼓勵寶寶喔!
副食品的餵食,在不同月齡建議的分別為:
* 流質:4-6個月
* 半流質:7-9個月
* 軟固體:10-12個月
(只是概略,仍然能照寶貝的吞嚥、消化發展微調)
餵食的時間盡量在兩餐奶之間,讓寶寶在心情愉悅時練習
以免寶寶因為肚子餓、卻又還無法好好進食而生氣哭哭
參考了許多教養書及與營養師、媽媽們的經驗,我大致將寶寶的副食品階段分成三階段:訓練吞嚥->試敏->主要營養,在本文的第三部分就會依序分享喔!
PART 2 |進入副食品之路,我該準備什麼呢?
進入副食品之路,我該準備什麼呢?
如果你是希望現做的媽媽:
食物調理器具:研磨缽or研磨器/ 調理棒
寶寶餐具:碗(有吸盤佳)、矽膠湯匙、咬咬樂
輔助用品:圍兜兜、幫寶椅或餵食椅
如果你平時忙碌、希望一次做多一點冰磚保存:
食物調理器具:研磨機/ 調理棒
保存用具:冰磚盒、密封袋
寶寶餐具:碗(有吸盤佳)、矽膠湯匙
輔助用品:圍兜兜、幫寶椅或餵食椅
食物調理器具我用這些:
調理棒和調理機是家裡本來就有的,研磨杯則是為了攜帶便利、也能當作保溫杯而添購。
另外研磨缽或磨泥器我也沒有特別買,是用明治媽媽教室送的「副食品調理七件組」
這組贈品蠻實用的!而且媽媽教室免費,拿到這組簡易副食品器具真的好划算啊!(小小提醒每一場的贈品不同,報名之前先留意一下喔!)
冰磚或現做的用品準備,主要是差在現做可能因少量需要用到研磨缽、而冷凍需要冰磚盒保存
(有些人會想說冰磚可能可用家裡製冰盒,但其實不太方便,建議買專門做冰磚、軟矽膠材質的)
其中冰磚盒是我上網尋找時,最一個頭兩個大的,尺寸怎麼那麼多!
因為新手媽媽比較難評估要買哪些尺寸,依照媽媽朋友的建議,我入手了10ml/ 20ml/ 50ml的三種尺寸
有些媽媽可能會覺得小容量不實用,但寶寶初期剛開始練習時,真的只吃得了幾ml,甚至不到10ml
所以我還是有買10ml的尺寸給練習吞嚥的過渡期,未來退役後也作為蒜泥、蔥花、芹菜等食材分裝使用
建議都買同一系列的,在冰箱堆疊也很整齊方便
製作時可以不同食材分開製作冰磚,之後就能彈性搭配出不同變化讓寶寶吃得更多元營養!
PART 3 |副食品三階段 & 額外小提醒
|STAGE 1 訓練吞嚥|
時機點:兩餐之間,當做點心給寶寶攝取
這階段的副食品,最主要的目標是訓練吞嚥動作而非營養補充,寶寶主要營養來源還是奶水
因此可以安排在正餐後進行練習即可,量也不用多,一開始可能只會吃10ml以下,後面再慢慢增加
新手基本款,就是從10倍粥開始(也有人會先給米湯,就是十倍粥上面浮著的液體)
10倍粥顧名思義,就是一倍米+十倍水(米:水=1:10)
後面可以慢慢再到8倍粥、4倍粥,讓寶寶更接近固體食物的質地
第一次嘗試10倍粥~
小豬寶的表情很微妙,好像正在認真思索口中黏黏稠稠的是什麼東西,整塊冰磚吃完後仍然一臉困惑XD
製作時一開始我戰戰兢兢用甜點磅秤,將份量秤量得絲毫不差才敢讓寶寶吃
我用20g米+200g水,蒸好打泥分裝(就算是大半夜,龍龍還是很稱職,不放過任何一點食物耶!)
直到餵了寶寶第一次後,才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因為烹煮過程中有水份蒸發,最後剩餘的大約只有共180g,那是否需要再將流失的水分加回去呢?
後來諮詢身邊媽媽朋友的過來人經驗,才知道10倍粥其實不需要剛剛好10倍!
這只是讓剛開始進入副食品階段、手足無措的媽媽參考用,在製作時有所依循
比例依然也能彈性調整,如覺得太稠可加水稀釋、覺得太稀可加粥再打
也有媽媽是直接進入8倍粥,或不打泥直接讓寶寶嘗試軟食
一切都是看自己與寶寶的掌握度,確保寶寶能順利吃下去就好
小豬寶吃粥的第五天...仍然會流出來,但吞嚥進去的量已比一開始多許多
現在流出來的已經以口水居多,感覺再過不久就可以加其他食材囉!
等白粥確認沒有過敏反應(通常對白粥不會有啦)、也確定寶寶吞嚥順利後,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
以白粥為基底,加入其他的食材讓寶寶食用、測試過敏
|STAGE 2 試敏|
時機點:兩餐之間,當做點心給寶寶攝取
營養師建議順序大致為水果類->蔬菜->全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
同時也建議寶寶一歲前要嘗試所有不具刺激性的天然食材
除了一歲前不能吃蜂蜜、或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建議寶寶吃外,其餘食物皆可給予
除了營養師建議的大概念之外,網路上的媽媽社團裡流傳許多試敏的食物順序,真的是超級複雜!
綜合各方資訊後,我自己以白粥->五穀根莖/蔬菜水果->蛋豆魚肉的大類別,再依照食材採買狀況適時調整,少量但多樣化地嘗試。
網路上有很多各月齡建議的食物細表就作為檢核表來打勾啦!!
大方向是4~6個月以粥&蔬菜水果為主,6個月開始可以吃蔥薑蒜(之後也能調味、去腥用)、7個月開始可開葷,之後的副食品就都能加葷食高湯了!
需注意的是高敏食材如芋頭、蝦子、牛奶、草莓、蛋白都會擺在比較後面。
用已經確認不會過敏的食物種類為底,加入新食材測試,一次加入一種、降低變因才能測出寶寶對什麼特定的食物過敏喔!
只要不要一次大量攝取,通常即使出現過敏反應,狀況也不會太嚴重
過敏症狀可能有皮膚紅疹過敏、肛門周圍小疹子,因此開始試敏之後媽媽就需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變化
若有過敏狀況的話,可以隔一段時間再少量試試看,但若仍然有嚴重過敏狀況,就等一歲後再慢慢嘗試囉!
較守舊的育兒觀念會認為三天增加一種食材,較易觀察寶寶過敏反應,
而兒科黃瑽寧醫師則提倡什麼都能吃一點、一天也不限一種,過敏反應只要抓大放小即可。如此能方便父母備食,也能給寶寶更多刺激。
但若父母有過敏史的寶寶,我覺得還是一樣一樣慢慢試敏比較保險。我自己的折衷方式是一種食材至少嘗試過三次,
在嘗試過程中不會每天只給寶寶吃一種,會加入之前測試過不過敏的食材,盡量讓他攝取更多樣、均衡的營養,也增加變化性和味覺刺激。
例如:南瓜+花椰菜/ 高麗菜+花椰菜/ 胡蘿蔔+高麗菜/ 甜椒+南瓜...等,也能同時觀察寶寶對食物的喜好(笑)
為了記錄小豬寶的試敏狀況&食材喜好度,我自己做了一個記錄表,每次製作&餵食都會記錄在上面
記錄寶寶吃的時間、狀況、餵食時搭配的食材種類
也能記錄寶寶喜好及嘗試進展來提醒自己未來製作或搭配要注意的事項
不然媽媽金魚腦,若只憑印象回想吃過哪些、好像對什麼過敏...總覺得不太安心!
所以有了這個紀錄表,未來也比較好參考寶寶的過敏食材有哪些、下次可以有什麼樣的變化
(天哪!我學生時代做實驗、做筆記都沒那麼認真欸!!)
等確定寶寶吞嚥狀況順利、不會過敏的食材種類多了,就可以慢慢加量
讓副食品逐漸作為寶貝的營養來源,同時繼續測試新的食材
|STAGE 3 作為主要營養|
時機點:取代正餐讓寶寶進食
副食品吃越多、對ㄋㄟㄋㄟ的需求就會漸漸變少,但不要心急求立刻就要取代整餐奶!
在4~6個月間還是以練習、試敏為主,等到寶寶試的食材多了,比較方便調配營養均衡、熱量也足夠的副食品給寶寶,6~8個月時再考慮取代一餐奶。
但需注意的是,奶量與副食品量並非1:1地取代,而取代的比例因為加入的食材熱量及飽足感關係,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可以先以寶寶能吃得最多量來準備副食品,奶則備著他餓時補,多留意餵食後寶寶每餐餓的時間間距是否有縮短或拉長,再來調整給予的量。
到了一歲之後,寶寶應該就要能夠三餐皆正常吃,奶量則作為點心斟酌補充
(月中營養師也提到,在這時副食品已經成為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只需要注意寶寶的營養均衡,不一定需要繼續喝奶喔!)
額外小提醒:
需補充水分、油脂降低便秘可能
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之後,便便就不再只是糊狀了!開始會成型、也會有未消化完的纖維,甚至食物也會影響便便的顏色。
只要不要太久沒嗯嗯、大便的顏色也有在寶寶手冊大便卡中正常範圍,就不用太擔心囉~
開始吃副食品後記得需要攝取水,否則就有可能進入便秘地獄。
一開始練習吞嚥時可以在吃粥後多餵個2-3口水漱漱口,
等吃得比較順後,就能慢慢嘗試用學習杯裝溫開水讓他自己喝了。
不過訓練喝水時也不需要太心急,一開始可能不會吸、也可能吸了但不會吞。小沐晨是一直到6M18D時才學會用學習杯吸管「喝到」水的!
除了水分外,預防便秘還需要注意蔬菜、油脂的攝取
若寶寶不愛吃菜,可以用蔬果汁、或用其他味道較重寶寶也愛的食材去壓過蔬菜味(加奶燉、加甜甜的天然食材...等)
油脂部分則是可以加橄欖油、酪梨油,在蒸的同時加入
量不用多,只是需要確保寶寶的腸道有足夠的油脂滋潤可以幫助排便即可
如果食用的食材本身就有比較豐富的油脂如酪梨、魚、肉,則可以減少油脂或不另加
讓寶寶保持愉悅心情,用餐是件開心的事!
一開始還不會吞嚥時,吃東西對寶寶來說很耗損精神和體力(像小豬寶就很常一吃完斷電啊!)
要避免寶寶太累情緒不好時繼續硬餵食,讓他自己決定要吃的量,當然更不要趁他大哭張嘴時塞進去逼他吃!
不然寶寶都會將這些負面的「情緒」和「用餐經驗」連結在一起,未來對用餐就會有反感的心理。
另外若寶寶表現不如預期、或是太嗨太失控搞得一片狼籍,也需要保持耐心。
這很難我知道!我就曾在他與狗狗都很失控時有點生氣也提高音量地制止他亂拍亂揮,他當下被嚇到,而我下一秒也很內疚啊~~只能繼續磨練了!
寶寶要練習吃、媽媽也需要練習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面對寶寶,一起享受用餐的樂趣!
PART 4 |副食品菜單分享
副食品製作以少量多樣化為原則,每一種食材我會讓寶寶先吃食材原味,然後再嘗試不同食材混搭的味道。
這裡先分享一些食材的搭配建議,是我試吃過味道不錯的口味組合!(都可以用白粥或薯泥當底)
胡蘿蔔:可加毛豆、高麗菜、藜麥、玉米筍、茭白筍,例:胡蘿蔔毛豆藜麥粥
南瓜:可加毛豆、花椰菜、洋蔥、玉米筍,例:南瓜花椰菜粥
甜椒:可加馬鈴薯、高麗菜、洋蔥、南瓜、花椰菜、酪梨,例:甜椒洋蔥馬鈴薯
番茄:可加馬鈴薯、洋蔥、花椰菜、西洋芹、牛肉、魚肉,例:蕃茄洋蔥牛肉粥
青江菜等綠色蔬菜:可加洋蔥、蘋果、鳳梨、菇類、肉類,例:洋蔥小松菜菇菇粥
魚:薑、洋蔥、芹菜、菇類,例:香菇鮮魚芹菜粥、洋蔥鮭魚粥
牛肉:洋蔥、番茄、菠菜、甜椒、花椰菜、菇類,例:牛肉菠菜甜椒粥、蕃茄牛肉菇菇粥
豬肉:胡蘿蔔、南瓜、木耳、花椰菜、菇類,例:薑汁豬肉木耳粥
雞肉:胡蘿蔔、南瓜、菠菜、木耳、番茄、甜椒、花椰菜、菇類,例:雞肉菠菜菇菇粥、南瓜雞肉花椰粥
洋蔥:百搭
馬鈴薯:百搭
鴻禧菇、杏鮑菇、蘑菇:百搭
媽咪們也可以自己發揮想像力、依照喜好配配看喔!
*綠色蔬菜盡量不要和橘黃色的食材加在一起,否則顏色會變得土黃土黃...很不討喜呀~
PART 5 |出門外食時寶寶吃什麼呢?外食族如何準備副食品?
很多媽媽會煩惱如果帶正在吃粥狀、泥狀副食品階段的寶寶出門,應該如何備食呢?
其實,只要確保食物是無調味的原型食物、也軟軟的好入口,就可以給寶寶吃了。當然依照出門時間的長短,考量也不同囉!
若是簡單出外用餐、野餐、遠足,妳可以:
1. 家裡製作好的副食品以保冷袋攜帶並隔水加熱
2. 攜帶市售的寶寶粥及寬口的保溫罐,方便隔水加熱、加熱後也能直接倒入容器餵食
3. 可以選擇便利商店的烤地瓜、茶葉蛋蛋黃,壓泥餵食
4. 攜帶隨身調理杯,白飯、無調味肉菜可以打碎給寶寶吃
5. 外食若去火鍋店也是好選擇!可以請店家湯底先給白水,將易軟爛的食物如南瓜、地瓜、蔬菜、魚片燙軟,就可以壓泥給寶寶(也可以加一點飯進去煮)
若是一整天的行程、甚至是長天數,因衛生考量就不要帶自製副食品了!
另外也需要考慮去的地點是否方便購買新鮮原型食物,以下前兩種建議備著以便不時之需
1. 建議備著市售寶寶粥
2. 攜帶隨身調理杯,和大人一同用餐時可選擇寶寶能食用的食物來製作副食品
3. 若方便到便利商店,可以選擇便利商店的烤地瓜、茶葉蛋蛋黃,壓泥餵食
再來也有許多忙碌職業媽媽,建議可以早上出門前或睡前先做好副食品,或是一次做3~5天份的冰磚,
若家中不便烹調,那可以選擇自助餐或是小火鍋,一樣以挑原型食物為原則、若過於油膩也盡量過水,再打碎或剪碎餵食。
接著到了能慢慢吃固體食物的階段,BLW和泥派的製作方式就不同
兩者皆有優缺點,媽媽們可以依照自己的養育方針選擇
我自己目前會傾向營養均衡的泥(確保寶寶的營養健康)+適量原型食物作為點心(讓寶寶練習咀嚼)
現在還沒有進入這個階段,等月齡大一點時再和大家分享啦!
.
留言列表